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目的:对上市品种“清脑复神液”的质量标准、提取工艺、精制工艺进行再评价研究。 方法: 1.在质量标准再评价研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枳壳、葛根、赤芍三味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02中的方法,对其pH值以及相对密度... 展开 目的:对上市品种“清脑复神液”的质量标准、提取工艺、精制工艺进行再评价研究。 方法: 1.在质量标准再评价研究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枳壳、葛根、赤芍三味药材进行了定性鉴别;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02中的方法,对其pH值以及相对密度进行了规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建立了盐酸小檗碱、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采用相关系数计算相似度的方法建立了清脑复神液的紫外-可见光及红外光指纹图谱评价方法。 2.在制备工艺再评价研究中,以溶媒用量、乙醇浓度、渗漉速度为影响因素,选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渗漉提取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对药液精制前进行预处理,并用单因素平行试验法,对陶瓷膜孔径大小、微滤压力、微滤温度以及微滤液收集量等精制工艺参数进行了筛选,并在精制工艺后,采用不同的清洗剂组合筛选了较优的陶瓷膜清洗方法。 3.在工艺改进后药液与原药液的药效对比研究中,采用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引起小鼠睡眠个数,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的影响,延长小鼠热板痛阈反应时间、减少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次数四个药理实验对清脑复神液工艺改进前后药效进行对比研究。 4.在稳定性研究中,对10批清脑复神液冻融前后的常规检查项、含量、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图谱、红外光全波长扫描图谱进行了比较;同时按改进工艺制备三批清脑复神液,常温留样,并依法对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 结果: 1.质量标准再评价研究结果:枳壳、葛根、赤芍定性鉴别的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0.03~2.1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芦丁在3.00~30.00μg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3%、98.51%,RSD为1.16%(n=6)、2.24%(n=6);规定pH值范围为4.66~7.00,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00;暂定紫外-可见光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93以上,红外光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980以上。 2.制备工艺再评价结果:渗漉提取工艺为:6倍药材量的溶媒量,流速为10mL·h-1(1.52mL·min-1·kg-1),乙醇浓度为40%;活性炭吸附工艺为:采用0.1%的活性炭,在常温下吸附20min;微滤工艺为:陶瓷膜孔径为200nm的微滤膜,压力为0.10Mpa、温度为40℃,微滤液收集量为原体积的1.25倍;膜的清洗方法为先采用1%NaOH循环冲洗30min,再用1%HNO3循环冲洗30min。 3.工艺改进后药液与原药液的药效对比研究结果:在镇静催眠功效方面,与原工艺比较,清脑复神液工艺改进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清脑复神液工艺改进前后具有相当的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效应和延长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效应。在止痛功效方面,与原工艺比较,清脑复神液工艺改进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清脑复神液工艺改进前后具有相当的延长小鼠痛阈时间效应和减少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次数的效应。 4.稳定性研究结果:10批清脑复神液冻融前后常规检查项、盐酸小檗碱含量、红外光全波长扫描图谱基本一致,但总黄酮含量和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图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三批自制清脑复神液在前12个月各检查项均符合要求。 结论:本研究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方法可行,限度合理,可作为清脑复神液的质控标准;清脑复神液制备工艺改进后,指标成分与原工艺相近,药效也与原工艺相当,表明对其进行工艺改进具有可行性,可产业化应用。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