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134篇) 外文(共33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学位论文]   周福兴        空军军医大学      2019年     博士     导师: 陈必良         共96页
    摘要 : 研究背景 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作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由于EOC发病位置隐匿,缺乏早期特异性诊断指征,约70%患者发现时已处于晚期.目前,EO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外科手术加以铂类为基础的... 展开

    [学位论文]   孙红        南开大学      2012年     硕士     导师: 张连文         共60页
    摘要 : O-GlcNAc是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表明,O-GlcNAc修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癌症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O-GlcNAc修饰过程由Ⅳ_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OGA)共同调节完... 展开

    [学位论文]   顾玉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08年     博士     导师: 于文功         共116页
    摘要 : O-GIcNAc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经典的糖基化修饰不同,它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O-GlcNAc修饰基团的添加和移除分别是由糖基转移酶(O-GIeNActransferase,OGT)和糖苷酶(O-GlcNAcase,OGA... 展开
    关键词 : O-GlcNAc修饰   乳腺癌   转移过程  

    [学位论文]   朱强        浙江大学      2020年     博士     导师: 易文         共126页
    摘要 : 蛋白合成在细胞的生长、繁殖和生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内的蛋白合成过程受到严格的调控。蛋白翻译失调被认为是肿瘤的特征之一。蛋白翻译起始是整个蛋白合成的限速步骤,而eIF4F复合物参与的43S复合物的装配是蛋白翻译起始的限速步骤,所... 展开

    [学位论文]   齐洁琼        中国海洋大学      2016年     硕士     导师: 顾玉超         共89页
    摘要 : 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修饰(O-GlcNAc修饰)是一种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它广泛存在于细胞核、细胞质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稳定性、细胞定位、催化活性及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来调控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磷酸激酶、磷酸酶、... 展开

    [学位论文]   潘亚楠        西北大学      2020年     硕士     导师: 聂勇战         共80页
    摘要 :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失调疾病,但临床上关于糖尿病的总体疗效仍不理想,糖尿病致残率和致死率依然很高,因而寻找有效的药物意义深远,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高效保护胰岛β细胞,调节糖脂代谢和信号通路,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 展开

    [学位论文]   李真        大连医科大学      2021年     硕士     导师: 孔英         共55页
    摘要 : 一、目的 子宫内膜癌是指起源于子宫上皮的一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近几年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导致肥胖、... 展开

    [学位论文]   单慧        中国海洋大学      2018年     博士     导师: 于文功         共150页
    摘要 : SIRT1是依赖于NAD+的蛋白脱乙酰化酶。SIRT1可以对组蛋白和p53、叉头(Fox)转录因子、Ku70、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PPAR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因子κB(NF-κB)、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热休克因子1(HSF1)等... 展开

    [学位论文]   聂颢        浙江大学      2019年     博士     导师: 易文         共102页
    摘要 : 当前,癌症依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72个国家人口死因的数据统计,癌症是其中91个国家人口过早死亡(70岁前)的首要或次要原因,是另外22个国家人口过早死亡的第三或第四原因。2018年,结肠癌成为全球发病率排行第四,致死... 展开

    [学位论文]   麻砚涛        中南大学      2014年     硕士     导师: 李家大         共90页
    摘要 : 目的: 生物体的睡眠/觉醒、进食等行为以及各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遵循着大约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s),其广泛存在于光敏感的生物中。从调节低等生物,如蓝藻的光合作用,到影响哺乳动物的进食行为,昼夜节律与能...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