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到了同样广泛的认可。一方面,中国希望向外建立一个和平友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仍甚嚣尘上。... 展开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承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到了同样广泛的认可。一方面,中国希望向外建立一个和平友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中国威胁论”仍甚嚣尘上。这意味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塑造和传播过程中,需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之间的差异。从权力和话语的视角来理解国家形象,可以得出国家形象既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由话语实现的社会建构。因此,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之间的差异,是不同话语之间的竞争,也是权力的博弈。中国国家形象,作为一个整体,就产生于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这两者的辩证关系中。本文采用批判话语分析与新闻框架理论相结合的分析理论,对CCTV和BBC在新冠疫情期间近2000篇新闻报道进行了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使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主要采用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型,vanLeeuwen的社会行动者表征分析,以及恩特曼的框架理论。本文不仅描绘中国国家形象自塑形象和他塑形象之间的差异,还尝试揭示这种差异背后的话语竞争,以及探索造成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本描述阶段发现,中国国家形象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由权威机构形象,权威个人形象,和普通群众形象等多部分构成的概念体系。因此,CCTV和BBC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时候,会出于不同的原因对不同的部分进行突显,CCTV新冠报道更注重突出普通群众的形象和权威个体形象,由此来代表国家形象;BBC新冠报道更突显权威机构形象。因此CCTV的中国国家形象更具有人性化特征,BBC的则更具有非人性化特征。此外,CCTV和BBC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时,都使用了概括化(genericization)的表征手法,但是是出于不同目的。CCTV的概括化表征是为了建立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BBC的概括化表征则是为了区分“我们”和“他们”。框架分析阶段发现,CCTV的新闻框架/话语着重建立权力距离:权威机构、权威个人与普通群众之间的权力距离,以及中央权威机关与地方权威机关之间的权力距离;BBC的新闻框架/话语则导向“我们”与“他们”的二分,这与西方用来构建东方,特别是中国,一直以来使用的二元对立框架有关。然而,对BBC的新闻框架/话语分析并没有发现BBC对中国有明显的负面或正面的价值评判,总体来说,BBC使用的语言和框架较为中立。最后阶段的解释分析发现,BBC之所以采取较为中立的他者化新闻框架来建构中国在疫情中的形象,可能与英国当时在脱欧背景下,需要维护与中国良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往来有关;而CCTV强调权力距离和民族团结的新闻框架,则是服务于防疫沟通和防疫动员的现实需要。 本文从权力的角度解释国家形象和话语,为研究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他塑和自塑之间话语竞争的新视角,进一步探索了他塑形象和自塑形象之间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将社会文化情景带入对新闻的解读后,能更好地通过话语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积极自塑。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