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对中国国家形象予以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基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现状,中国有必要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积极主动地表现一个正面的国家形象以回击国际... 展开 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对中国国家形象予以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基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现状,中国有必要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积极主动地表现一个正面的国家形象以回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历史性误解与偏见。在这其中,海外华文媒体分担着一部分对外宣传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职能与作用,研究他们是如何呈现以及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国家形象,对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的外宣效果有重要的助力作用。 本文以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华文纸媒《欧洲时报》①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为研究基础,对《欧洲时报》中国家形象的呈现效果、重点报道的主要框架、影响国家形象的各类因素、报道内容的优缺点及相应的优化路径等内容进行考察。第一章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选取的涉华报道样本进行量化与质化上的分析,发现《欧洲时报》对中国新闻的报道较为重视,报道题材以经济与政治类新闻为主,选题较为客观中立。第二章则是通过对典型报道的案例分析,以期对重点报道的主要框架进行更深度的剖析。本章选取了中美贸易战、“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与5G技术的发展这三个议题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对象,研究发现,《欧洲时报》的重点报道内容总体较为客观,展现了一个正在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建设、谈判与斗争并存的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家形象。同时,该报在议程设置上特别关注中国发展对欧洲各国的影响,反映出来的中国形象并非“污名化”。第三章则分析了涉华报道中国家形象的特点与成因,本文认为,《欧洲时报》自采新闻建构的国家形象较具客观性与稳定性,而欧媒反映的中国国家形象则较为主观与多变,其中,影响其建构国家形象的因素包括了报刊天然的种族归属感、报刊自身的定位与编辑方针,还有大环境下中欧愈发紧密的经济关系。最后一章是本文的总结与建议部分,基于《欧洲时报》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第四章利用拉斯维尔的“5W”理论,从“传播者”“传播内容”“渠道”“受众”与“传播效果”5方面对海外华文媒体涉华报道中国家形象的建构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欧洲时报》涉华报道中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进行系统考察,本文最后得出结论:《欧洲时报》作为中华民族的少数族裔报纸,对涉华新闻进行了较为客观地报道,呈现的中国形象是一个以正面形象为主导的多元复杂综合体。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