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自译”(self-translation、auto-translation)作为一项特殊的翻译活动,很早就受到了国外学者的重视,近年才逐步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在文学翻译中,熟悉双语文本和文化且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创作和翻译的学者比较少。作为译者行为研究的主要人物,周领... 展开 “自译”(self-translation、auto-translation)作为一项特殊的翻译活动,很早就受到了国外学者的重视,近年才逐步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在文学翻译中,熟悉双语文本和文化且能用两种语言进行创作和翻译的学者比较少。作为译者行为研究的主要人物,周领顺教授不仅将“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系统化,而且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上也有很多作品,并突出体现于他的散文自译上。然而,译学界对他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其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建设和译者行为研究上,对他的自译作品和自译者身份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文选取周教授的自译散文(收录于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散文自译与自评》一书及其近年来发表在《英语世界》上的一些篇章)作为研究文本,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散文的自译过程和自译策略,探讨其自译行为和行为背后的译者身份。 本文通过对周领顺教授散文自译实践的分析,发现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其翻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指导作用。在大部分的翻译实践中,周教授可以较好的做到“求真”于原作和“务实”于读者,并力求在“求真”与“务实”之间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其自译与其自述的“先求真,后务实”的翻译实践观基本一致,属于“译者译”而非“作者译”,所以显现的自由度小,译文的偏离度自然也小。此外,在周教授的自译实践过程中,他揉合了创作者、研究者和评论家等多重身份,这些身份相互交融,对其整个翻译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使译文更加“求真”和“务实”,进而确认了其多重身份和行为的一致性。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第二章是对国内外自译研究的文献综述,并对周教授自译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三章是理论基础,讨论了周教授的翻译实践观、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和“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第四章在翻译内的视角下,从字词、句法、修辞和音韵节奏等四个方面分析周教授的自译实践;第五章在翻译外的视角下来讨论自译者身份;第六章为结论部分,介绍本文的主要发现,总结理想的自译者角色以及研究的局限性。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