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目的: 1.观察针灸(温和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 2.观察针灸对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灸治疗CD的效应机制提供科学资料。 方法: 第一... 展开 目的: 1.观察针灸(温和灸结合针刺)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 2.观察针灸对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灸治疗CD的效应机制提供科学资料。 方法: 第一部分针灸治疗克罗恩病患者临床效应观察 将50例CD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安慰针灸组。针灸组采用温和灸结合针刺治疗,安慰针灸组采用安慰灸结合安慰针刺治疗。两组取穴相同,艾灸取穴:天枢、足三里(均取双侧);针刺取穴:上巨虚、三阴交、公孙、太冲、太溪、合谷、曲池(均取双侧)。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如有服用药物则按规定方案使用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2周。针灸组和安慰针灸组的临床效应采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粪钙卫蛋白(FC)含量、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评估。 第二部分针灸对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研究 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观察健康志愿者及CD患者肠道菌群物种组成、丰度及多样性的差异以及SCFAs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异戊酸含量的差异,并观察针灸干预对肠道菌群及选定SCFAs的调节作用。 结果: 第一部分针灸治疗克罗恩病患者临床效应观察 1、CDA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与安慰针灸组治疗结束C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只有针灸组的CDAI的变化值具有临床意义(降低≥70分)且针灸组CDAI评分的变化值显著优于安慰针灸组(P<0.01)。 2、实验室检查(PLT、ESR、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治疗结束外周血PLT及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安慰针灸组仅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针灸组对外周血PLT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 3、FC含量: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及安慰针灸组治疗结束活动期CD患者F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IBD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治疗结束IBDQ的总分及肠道、全身、情感、社会四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P<0.05,P<0.01,P<0.01,P<0.01),安慰针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HA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治疗结束所有CD患者HADS-A评分显著降低(P<0.01),活动期CD患者HADS-A与HADS-D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两组间比较针灸组对所有患者HADS-A评分及活动期CD患者HADS-A与HADS-D评分改善更显著(P<0.01,P<0.01,P<0.05)。 6、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针灸组与安慰针灸组治疗结束所有CD患者腹胀、腹痛、腹泻、形寒肢冷、肠鸣矢气及里急后重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针灸组治疗结束活动期CD患者腰膝酸软症状积分亦显著降低(P<0.05),安慰针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部分针灸对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 1、相较于健康受试者,活动期CD患者OTUs数目显著降低(P<0.01),其中变形菌门、梭杆菌门、芽孢杆菌纲、梭杆菌纲、γ-变形菌纲、放线菌目、肠杆菌目、梭杆菌目、Coriobacteriales、Cori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肠球菌科、微球菌科、肠球菌属、埃希氏菌属、梭菌属、巨球型菌属、韦荣球菌属、Bacteroides_fragilis、Blautia_producta、Butyricicoccus_pullicaecorum、大肠埃希氏菌、细长真杆菌、Rothia_mucilaginosa及殊异韦荣球菌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P<0.05),拟杆菌门、拟杆菌纲、δ-变形菌纲、拟杆菌目、脱硫弧菌目、乳杆菌目、Barnesiellaceae、脱硫弧菌科、梭杆菌科、毛螺菌科、Odoribacteraceae、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Bilophila、 Butyricimonas、柯林斯菌属、粪球菌属、柔嫩梭菌属、毛螺菌属、乳酸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普雷沃氏菌属、罗斯氏菌属、瘤胃球菌属、粪拟杆菌、 Bacteroides_eggerthii、 Collinsella_aerofaciens、 Coprococcus_catus、Coprococcus_eutactus、柔嫩梭菌属普拉氏粪杆菌、Prevotella_copri、Ruminococcus_bromii及Ruminococcus_ callidus相对丰度均显著降低(P<0.05)。 2、治疗结束后,针灸和安慰针灸组患者肠道菌群OTUs数目均有升高,两者对门、纲、目、科、属、种各等级水平上均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与安慰针灸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及大肠埃希氏菌相对丰度降低更为显著(P<0.05),毛螺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及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升高更为显著(P<0.05)。 3、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物种丰富程度及物种多样性(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及shannon指数)相较于健康受试者均显著降低(P<0.01)。针灸治疗对活动期CD患者肠道菌群物种丰富程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安慰疗法相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活动期CD患者乙酸、丙酸、丁酸及戊酸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受试者(P<0.01),两组异戊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针灸治疗后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异戊酸含量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针灸组治疗后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及异戊酸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针灸(温和灸结合针刺)疗法在改善CD患者疾病活动度方面显著优于安慰针灸,是治疗CD患者安全有效的疗法。 2、针灸疗法能显著降低CD患者粪钙卫蛋白、外周血PLT和CRP水平,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腹痛(程度、频度、时间)、腹泻(性状、频度)、腹胀、形寒肢冷、肠鸣矢气及里急后重症状,并可显著改善活动期患者腰膝酸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针灸疗法在改善活动期C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显著优于安慰针灸。 4、活动期CD患者相较于健康受试者肠道菌群各等级水平(门、纲、目、科、属、种)的组成及其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针灸和安慰针灸对CD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具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且针灸的调节作用优于安慰针灸,提示针灸可能通过优化菌群结构、丰富菌群多样性来达到治疗CD的临床效应。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