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文化的融合和各种语言的接触,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尤其是双语或者多语的言语社团里,经常出现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现象,即语码转换语言现象。 语码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从而顺利进行交际,而交际本身就是一...
展开
随着社会文化的融合和各种语言的接触,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尤其是双语或者多语的言语社团里,经常出现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语言现象,即语码转换语言现象。 语码选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从而顺利进行交际,而交际本身就是一个多种语码选择的过程。称呼语转换是语码转换中的一种。称呼语是人际交往的序幕,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称呼语转换以达到各种交际目的。 本研究以顺应论为指导,以湘潭大学的14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自然状态中的语言进行录音和观察,采集了大量的“称呼语转换”实例,对大学生称呼语语码转换的动机及影响大学生进行语码转换的因素进行探讨。然后,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借助GOLDVARB X和Excel(2007)软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分布和多变量分析。 研究发现,大学生进行称呼语语码转换是对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适应,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语言选择及交际策略;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及人际关系这四个方面都是影响称呼语转换的主要因素,而大学生的专业及年级与其进行称呼语语码转换并无直接关系;大学生主要进行七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名/姓+名,绰号,亲属称呼语,官职称呼语,身份称呼语,零称呼语及专业特色的称呼语;以名或姓+名的称呼最为普遍,绰号称呼其次,表示身份的称呼和专业特色的称呼比较少见;另外,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称呼语,朋友、同学或者室友间的称呼语转换更普遍。 大学生进行称呼语语码转换是出于各种交际需要进行顺应的具体体现,对有效交际,社会教育及语言教学与学习有着指导意义。大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称呼语,对校园称呼语的创造性和独特性值得肯定。但是,粗俗的称呼语及零称呼语应尽量避免或杜绝。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