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目的:对内踝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的选择,术中安全而准确地置入内固定以及设计内踝定位导向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整成人胫骨骨性标本共20对,男女各10对,左右配对;选取中南大学湘... 展开 目的:对内踝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的选择,术中安全而准确地置入内固定以及设计内踝定位导向器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完整成人胫骨骨性标本共20对,男女各10对,左右配对;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标准内踝正侧位X片20例,男女各10例,左右配对,观察内踝的大体形态。 选取七条线:1、胫骨前面观有五条线:①胫骨的中轴线L<,1>;②经胫骨下端关节面的切线L<,2>(平行胫距关节面);③内踝外侧面的切线L<,3>;④内踝内侧面的切线L<,4>;⑤经内踝尖与胫距关节面的平行线L<,5>;2、胫骨内侧面观有两条线:⑥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前后缘的连线L<,6>(即mn连线);⑦经内踝下缘与胫距关节面的平行线L<,7>。 选取三个点:①内踝尖o;②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最前缘点m;③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最后缘点n。 通过选取以上的线和点获得以下的内踝参数:①MA(由线L<,1>和L<,3>相交形成的锐角,即内踝的内翻角,简称内踝角);②TA(由线L<,2>和L<,3>相交形成的锐角,即胫骨角);③内踝的上下径即高度H(线L<,2>和L<,5>之间内踝的实际长度即o点到线mn的垂直距离);④内踝上端宽度W<,上>(即在胫骨下端关节面水平内踝前后缘之间的距离mn);⑤内踝下端宽度W<,下>(线L<,7>在内踝前后缘之间的距离);⑥内踝上端厚度T<,上>(内踝根部处的厚度);⑦内踝下端厚度T<,下>(内踝尖基底部处的厚度);⑧内踝中线厚度T(内踝一半高度处的厚度)。 在骨性标本上完成对内踝高度H、内踝上端宽度w<,上>、内踝下端宽度W<,下>、内踝上端厚度T<'上>、内踝下端厚度T<,下>和内踝中线厚度T的测量,在X线片上完成对内踝角MA的测量。 结果:1.侧面观从上到下内踝逐渐变窄,近似于一个倒立的梯形。2.从上到下内踝的厚度逐渐均匀的变薄,但变化不大。3.通过在骨性标本上和在X线片上对内踝左右两侧参数分别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在男女骨性标本上对内踝高度H、内踝上端宽度w<,上>、内踝下端宽度W<,下>、内踝上端厚度T<,上>内踝下端厚度T<,下>和内踝中线厚度T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分别对男女X线片上内踝角MA进行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通过在X线片上测量可以发现存在一相对恒定的内踝角,它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范围。 结论:1、本研究通过对内踝的解剖学研究,提出了内踝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内踝角的概念。 2、获得内踝相关参数的可靠解剖学数据,为内踝骨折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中准确安全地置入内固定提供指导,并为下一步设计内踝骨折手术的定位导向器提供解剖学依据。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