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学位单位
执行
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32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学位论文]   童悅        安徽大学      2021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207页
    摘要 : 《说文》:“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甲骨文“目”作为象形字,外像眼眶,内像眼珠,正像眼睛的形状。金文开始出现綫条化演变的趋势,象形程度逐渐降低。到了战国文字时期逐步演变綫条化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体。 本文立足古文字中所... 展开
    关键词 : 古文字   目形字   形体分析  

    [学位论文]   任丽君        安徽大学      2022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160页
    摘要 : 扶风庄白一号窖藏铜器作为西周贵族微氏的家族器,内部共涉及七位器主,器物的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本文主要从铭文中疑难字词的释读、铭文书写的比对、字形演变的分析以及特殊书写现象研究四个方面,对扶风庄白一号窖藏铜器铭文作较为... 展开

    [学位论文]   肖雪晴        安徽大学      2018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147页
    摘要 : 古文字材料中有不少从“来”之字以及与“来”字相关的字,本文主要以这些字形为研究对象,对其字形、辞例等进行梳理,并通过对其形体发展演变分析,以期得出一些结论。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来叙述: 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了选题意义、研究... 展开
    关键词 : 古文字   相似字   字形演变  

    [学位论文]   羅莊        安徽大学      2014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135页
    摘要 : 日本学者松丸道雄和高嶋谦一先生合作编纂的《甲骨文字字释综览》是甲骨文字考释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收录了1899年到1988年底(个别至1989年),中国国内外约471名甲骨文研究者在文字考释方面的研究成果,总共约25,000顼。从1988年之后到现在,殷墟... 展开

    [学位论文]   罗庄        安徽大学      2014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134页
    摘要 : 日本学者松丸道雄和高嶋谦一先生合作编纂的《甲骨文字字释综览》是甲骨文字考释领域的代表性着作。它收录了1899年到1988年底(个别至1989年),中国国内外约471名甲骨文研究者在文字考释方面的研究成果,总共约25,000项。从1988年之后到现在,殷墟... 展开

    [学位论文]   程盼        安徽大学      2018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108页
    摘要 : 弓在古代中国人心中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弓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与弓有关的字形与文化深深扎根在中国悠久文化当中。本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出土材料中所见从“弓”之字进行整理、归纳。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研究现状和研究... 展开
    关键词 : 古文字   相似字   形体演变   讹混现象  

    [学位论文]   刁筱蓉        安徽大学      2020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82页
    摘要 : 汪立名《钟鼎字源》五卷,初为康熙五十五年(1716)一隅草堂自刻本,是第一部试图以钟鼎文来探讨字源的着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全面客观地评介了该书,其他对此书的研究,基本上是简略地介绍作者、出版情况,或者袭用《提要》的评述,缺少进一步... 展开

    [学位论文]   谢亮        安徽大学      2012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81页
    摘要 : 建国以来,考古发掘者在大量出土器物上发现了刻划符号,符号的出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学者们纷纷对符号进行研究,并将其与文字起源与形成联系起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文字的起源与形成,是文字通史的一部分,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对刻划... 展开

    [学位论文]   湛秀芳        安徽大学      2022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79页
    摘要 : 利用秦与三晋兵器和铜器类材料及其研究成果,对《秦本纪》(战国部分)史料进行证明、补充和纠正,完成《古文字资料与〈秦本纪〉(战国部分)合证》资料编,资料编凡70条,共6万余字。本文是在资料编的撰写基础上,把有一得之见的问题,详加考较形成... 展开

    [学位论文]   孫晨        安徽大学      2014年     硕士     导师: 郝士宏         共79页
    摘要 : 1991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阳殷墟花园庄束发现一个殷代甲骨坑,所挖掘出土的龟甲兽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大多完整,对甲骨文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花园庄东地甲骨文字形体为研究分析对象,现就本文各章做如下简要介绍...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