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设立的中州大学化学系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化学系,1978年设立环境监测教研室, 1979 年设立我省第一个环境类本科专业,1980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环境类本科专业之一。1985年开始招... 展开 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设立的中州大学化学系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化学系,1978年设立环境监测教研室, 1979 年设立我省第一个环境类本科专业,1980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的环境类本科专业之一。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被评为我省唯一的环境工程重点学科,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 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9年获批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 年发展为环境学院,是目前河南省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学科。 学院设有“环境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环境科学”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学院建设有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2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博导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育部高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杰出人才、杰出青年、高校创新人才10余人。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拥有ICP-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毛细管电泳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仪等大型仪器30多台。 学院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每年培养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余人,博士研究生5人,博士后6-10人。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生四、六级通过率分别保持在70%和45%左右,考研上线率一直稳定在60%左右,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大多数硕士毕业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生分布在我省环境保护领域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公司和企业中,已成为我省从事环境保护管理、技术服务、科技开发的中坚力量,学院已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合作,先后与国内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与水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到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极大地提升了学院的科研水平以及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了学院的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5年来,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以及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30余项;在本领域国内外顶尖期刊,如Appl. Catal. B-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Chemosphere、J. Hazard. Mater.、Green Chem.以及“中国科学”、“环境科学”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50余篇,被SCI、EI收录3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科技成果鉴定20余项。 ?在做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学院积极参与我省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服务我省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积极进行科技攻关,多项研究成果在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河南华森纸业有限公司、新乡拓新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等近60余家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并为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同时为我省300余家企业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省环境污染治理与防治,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