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学校1952年设立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先后经历了矿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7年8月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煤炭行业输送了大批杰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成为我国硅酸盐工程材... 展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学校1952年设立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先后经历了矿物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7年8月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煤炭行业输送了大批杰出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成为我国硅酸盐工程材料和新型材料领域教学、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党政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履行高等教育职能为指导思想,将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行业;以本科教育为核心,努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创造条件发展留学教育;着力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勤奋务实、人格健全、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矿物加工和材料学科专门人才。学院现有矿物加工工程和环境新材料博士学位授予权、矿物加工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矿业工程和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5个本科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矿业工程A类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13年、2016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获省级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支持。“选矿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入选省级精品课程,“矿物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省级教学团队。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思想活跃、教学经验丰富、团结进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5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6人,留学回国人员16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2人,校外导师20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淮南市舜耕英才1人,拥有1个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近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国际发展署资助“中美环境健康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产学研项目1350万元。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340余篇,出版教材、论著2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予权110余项。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