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本研究采用ISSR标记,分别对黄冈大别山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生长的野生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罗田县黄狮寨林场不同坡向的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杜鹃SCAR标记进行了开发,得出以下成果: ... 展开 本研究采用ISSR标记,分别对黄冈大别山地区不同地理位置生长的野生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罗田县黄狮寨林场不同坡向的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杜鹃SCAR标记进行了开发,得出以下成果: (1)大别山地区3个不同地理位置的野生杜鹃居群共扩增出132个位点,多态性位点共130个,其中多态性位点数量最多的是“吴家山”居群,共检测到 124 个多态性位点,比率高达 93.94 %;“五脑山”居群最少,检测到 102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仅为 77.27%。3 个居群内 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分别为0.3004-0.3495和0.4554-0.5187。3个居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最高的均为“吴家山”居群,分别为0.3495(h)和0.5187(I);最低的是“狮子峰”居群,两项指数分别为 0.3004 (h)和 0.4554 (I)。居群总体水平上,Nei’s 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780和0.5596。3个野生杜鹃居群的总遗传变异程度(Ht)为0.3732±0.0112,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Hs)为0.3078±0.0097,说明总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杜鹃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752,检测到的所有遗传变异中,发生于3个居群之间的只有17.52%,其他 82.48%的遗传变异均发生于居群内部。68 个杜鹃样本的平均基因流(Nm)为2.3545。研究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野生杜鹃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2)3个不同坡向杜鹃居群内多态性位点数最多的是北坡和南坡,均检测到33个位点,多态性比率高达86.84%;西坡最少,仅检测到26个位点,多态性比率仅为68.42%。3个居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变化范围分别为0.2170-0.2954和0.3298-0.4409。居群总体水平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2750和0.4238。3个居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最高的均为南坡群体,指数分别为0.2954和0.4409;最低的是西坡群体,指数分别为0.2170和0.3298。3个居群内总遗传变异Ht为0.2689±0.0284,其中发生于居群内的遗传变异Hs为0.2527±0.0254,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601。居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非常小(6.01%),几乎所有遗传变异(93.99%)都存在于3个杜鹃居群的内部。10个ISSR引物检测到的平均基因流Nm为7.8196,居群间如此频繁的基因流动可以高效降低种群由于遗传漂变而造成的分化。 (3)选取了2个ISSR标记引物中的特异性条带,并以此为基础向SCAR标记进行转化,共设计SCAR标记引物2个,扩增结果表明SCAR标记引物保持了转化前ISSR标记引物的位点多态性,转化成功。 本研究探究了大别山地区野生杜鹃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坡向对杜鹃遗传多样性的影响,阐述了大别山野生杜鹃的遗传分化程度,丰富了研究案例,并探索了ISSR标记向SCAR标记的转化,丰富了杜鹃花SCAR标记的研究,为大别山地区野生杜鹃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