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歇后语是一种通俗的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点(温端政,周荐,2000)。按照传统分类,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象谜语的谜面,后半部分象谜语的谜底,而后半部分却是歇后语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所在。 在近几十年里,特别是一些当代语言学家,语义学家,认知语...
展开
歇后语是一种通俗的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特点(温端政,周荐,2000)。按照传统分类,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象谜语的谜面,后半部分象谜语的谜底,而后半部分却是歇后语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所在。 在近几十年里,特别是一些当代语言学家,语义学家,认知语义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都在探究这一古老课题。自从1920年以来,就开始了对歇后语的大量研究。然而,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修辞、句法和语义的观点出发,详述了歇后语的起源、命名、分类、结构和修辞功能等等,很少有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更不必说心理模型理论。出于这些原因,本文将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致力于这一中国古老的语用学现象进行探索。 鉴于以前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目标在于对歇后语生成和识解潜在的认知机制做出一个试验性的探究。从话语的表达形式来说,一个完整的歇后语构成的基本特点是:“前文”是“本意触发体”,“后义”为“本意本体”(邹春玲,2009a)。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分为两个部分:1)说话人如何从解体部分(自主成分)推衍出引体部分(依存成分);2)听话人如何通过显性-隐性表述相结合的方式来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 我们主要的理论目标是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语言使用的认知动机。因此,本文将采用认知语用的观点和三个认知语用假设进行推理。 为了能够清晰的阐释潜在的认知动机,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溯因推理范式来支持我们对大量语料的研究。这些语料主要来自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权威辞典和日常会话。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徐盛桓(2007b)提出的“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动态的多层级系统,作为分析话语的工具,该理论包括心理模型、意向性假设、显性-隐性表述假设和常规关系假设。“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主要包括“自主-依存联结框架”用来解释语言的生成。“显性-隐性表述推理框架”用来解释话语的理解。这两个框架分别对歇后语作为一个语用学现象做出了全面的解析。 本研究的结论将对现有的歇后语静态研究作出有效的补充和扩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