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本文以宋元时期三部重要南京地方文献为研究对象,即《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 古都南京历史悠久,亦向为文献荟萃之邦。历史上最早记载南京的典籍,可考者是东晋末年山谦之的《丹阳记》和《南徐州记》,此后又有南朝... 展开 本文以宋元时期三部重要南京地方文献为研究对象,即《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 古都南京历史悠久,亦向为文献荟萃之邦。历史上最早记载南京的典籍,可考者是东晋末年山谦之的《丹阳记》和《南徐州记》,此后又有南朝齐刘澄之的《扬州记》,陶季直的《京都记》,南朝梁萧绎《丹阳尹传》等等;隋唐以降,记载南京内容的典籍以杂史或传记形式为多,如唐人许嵩《建康实录》、张著《建康宫阙簿》,南唐尉迟偓《金陵六朝记》等等;南宋以来,记载南京史志的典籍仍有不少杂史或传记,如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朱舜庸《金陵遗事》等等,这时也出现了全面记述南京历史内容并具有“一方之全史”性质的典籍,如乾道年间、庆元年间和景定年间的三部《建康志》等,但仅有《景定建康志》尚还存世;元代反映南京内容的书籍较少,重要的有戚光《集庆路续志》和张铉《至正金陵新志》两部志书,但前者亦复佚无存。 作为传统的地方文献,三部志书无疑是研究南京的历史、历史地理的基础之一。论文运用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名学、文字学、文献学等手段,对三部地方文献或作校点校议,或作地名研究,或作引书研究,尽可能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把握着各部典籍的焦点问题,选取新颖的对象以专题方式进行文献研究。 《六朝事迹编类》名称六朝而所记重在建康,于南京史地研究很有利用价值。专题对《六朝事迹编类》作者张敦颐的生平给予了考补,进而就其两种点校本--王进珊点校本及张忱石点校本的点校进行综合校议,整理各点校本之得与失,与其成就,客观评析,与其错讹阙失,亦不避琐屑,一并指出,并予以考证辨别,最后还对《六朝事迹编类》宜具校者加以考证,给予举例说明。论文所做校点校议,并非苛求之举,为进一步完善《六朝事迹编类》点校工作或可提供参考。 《景定建康志》在方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成书之际,正值我国方志趋于定型阶段,其时名志屡出,而《景定建康志》每因其编纂体例、著述宗旨、编纂方法的进步,为历代学者所推崇。除此之外,《景定建康志》也载有着较大的地名学成就,对志书地名进行研究,是全面整理研究《景定建康志》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探讨志书文献价值的新颖视野。地名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景定建康志》记载有山、水、桥、路、坊、里等诸多地名,或以地名统事,负载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蕴涵着较为翔实的地方史料;或释地名渊源,继承与发扬了传统命名原则的总结,在南京地名、南京地名学史乃至中国地名学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至正金陵新志》较前面两部志书所出为晚,作为方志,它不仅在征引其它文献时皆注其名,而且在体例上,以所引文献为目,也是一种创造。论文对《至正金陵新志》的版本流传进行论述,辨诸本之得,识诸本之阙,进而对志书的引书目录进行了细致梳理,分析评论其中的贡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将之与《六朝事迹编类》、《景定建康志》结合起来,对六朝佚书《丹阳记》、《舆地志》进行了辑佚,对于前人的相关辑佚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介,与其错讹阙漏亦加指出,对于三部地方文献可供辑佚内容分条考辨,与其辑佚价值进行了详细论证。 研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及其历史地理变迁,一个最重要或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地方文献着手。论文对宋元时期三部南京地方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在促进南京地方文献整理的同时,对于南京史地研究的范围也有所拓展,有利于南京地方史地的研究的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论文还就百余年来有关南京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对于宋元时期的自然灾害进行了特点分析与年表总汇,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对宋元时期三部南京地方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学术空间与学术意义,也通过史料的运用,显示了文献的价值所在。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