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文较为深入地讨论了延安文学体制生成和确立的来龙去脉.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六章.第一章"从文艺大众化到工农兵文学",梳理了文艺大众化思潮演进的内在理路: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上海为主阵地的左翼文学运动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为延安时期开展工农...
展开
该文较为深入地讨论了延安文学体制生成和确立的来龙去脉.除绪论和结语外,共有六章.第一章"从文艺大众化到工农兵文学",梳理了文艺大众化思潮演进的内在理路: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上海为主阵地的左翼文学运动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为延安时期开展工农兵文学运动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次,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赣苏区草创的苏维埃文学宣传传统,对延安制订文学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再次,延安依据"革命"动员对象而确立的"大众"意识形态话语,要求文学必须按照工农的尺度来表现生活.第二章"'革命'与延安文人的边缘化",探讨了"革命"这一话语获得不证自明合法性的前提,以及革命对于延安知识分子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政党,却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患上了严重的"知识分子焦虑症",直至将知识分子彻底边缘化,使其成为按照工农尺度进行不断自我改造的另类人群.这瓦解了他们进行文学和文化创造的自信,也深刻影响了延安文学的品格.第三章"毛泽东的战时民主观与延安文学生态",索解出毛泽东战时民主观的基本内涵,描述了在他主导下,延安文学面临被高度一体化的政治权威压抑和整合的生态环境.毛泽东对民主的理解有着鲜明的实用主义特点,他认为战时的延安正是由于民主过多,造成党权、政权、军权分散,因而要求通过全党整风,取得各种权力的充分集中.整风前延安文学界被毛泽东视为"与党闹独立性",被要求通过整风改变"自由主义"偏向.而张闻天主政文艺界时奉行的"无为而治"政策,在事实上为延安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另一个发展文化事业的可能性空间.第四章"延安文人的身份认同和话语危机",从《文艺月报》的办刊倾向和杂文文体的兴衰两方面,考察了延安文化人身上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取向,以及知识分子话语在强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压力之下产生的分化与危机.第五章"《讲话》与延安文艺政策的确立",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产生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细致的辩析,并在考订与比较《讲话》不同版本的基础上,对文本重新细读,从"服务"、"结合"、"改造"三个关键词入手来把握《讲话》的表层内容和深层含义.《讲话》成为制订文艺政策和文艺体制的依据,宣告了延安文艺创作思想上一体化的完成.而无论是郭沫若"有经有权"的评价,还是胡风等人对《讲话》的不同理解,都提示了在1940年代即使在左翼文化界内部,也仍然存在着在创作思想上的分歧.第六章"审干·下乡·秧歌剧:从新人到新文学",从延安发生的整风运动、审干运动、抢救运动对知识分子造成的精神压力,以及文化人下乡这种体制性安排,来理解在延安形成的"秧歌剧"热潮."秧歌剧"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复活和改造,生动地体现了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文化诉求,也标志着延安知识分子完成了"政党知识分子有机化"这一艰巨过程.同时,延安文学体制中的制度安排、美学追求、创作方法也由此得以确立.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