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皖南平原在安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皖南平原农史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在宋代,江东地区圩田的大力开发,促进了该地区粮食生产及经济的发展,但尚未成为余粮输出区;在近代,皖南平原的农村商品经济有显著的发展。对这两个时期,围绕着宋代皖南... 展开 皖南平原在安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皖南平原农史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在宋代,江东地区圩田的大力开发,促进了该地区粮食生产及经济的发展,但尚未成为余粮输出区;在近代,皖南平原的农村商品经济有显著的发展。对这两个时期,围绕着宋代皖南平原圩田的大力开发与近代“芜湖米市”的兴衰及其影响的问题,已有学者作了较多的论述,但对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它所依存的历史基础,近代著名“芜湖米市”的发展和繁荣与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出现了余粮输出增加、经济作物和农村副业显著发展等新的特征,表明该时期皖南平原的农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 中国地域广泛,各地的农业发展很不平衡,有各种各样的农业类型,只有对各地区的农业历史作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结论,从而有助于充实中国农业史的内容。在明清时期,皖南平原是农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粮食生产比较发达并有余粮输出,商品经济虽然有发展但还是欠发达。皖南平原圩田广布,是典型的水稻产区,通过对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的农业发展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出其地区特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方水稻产区农业发展状况及特征,可以起到丰富明清农业史研究的作用。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总量的明显增加是多数学者所公认的,但对明清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的问题,分歧很大。系统、深入地考察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发展状况并予以评价,可以对学界多有分歧的明清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的问题,提供新的注脚,有助于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当前国家正在推行“中部崛起”战略,作为中部大省的安徽省,正在实施“东向”战略,努力实现与长三角的无缝对接,而皖南平原地带是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重点与排头兵。研究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的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可以为当今皖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起飞起到一定的历史借鉴作用与启发意义。 这些是本研究选题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本文在研究时采用了历史文献学方法,对反映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考释和分析,力图所得结论比较贴近历史实际。本文还使用了比较方法,不仅进行历史上的纵向比较,还力图作地域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相互间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比如,在作横向比较时,通过与当时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的对比,可知皖南平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及江南地区,这与二者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直接相关。为了增强本文研究的科学性,本文还采用了量化研究的方法,引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编制了近80个表格,对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经济发展进行量化的描述和研究。另外,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采用了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作为自己分析的理论工具。 第一章分析了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发展概况。内容包括对皖南平原的自然概况的介绍,对明清时期该区域的人口与耕地数字的考释,以及对农业结构和农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明万历年间和清嘉庆年间皖南平原的人均耕地分别为3.28亩和1.49亩,反映了明清以来皖南平原人她矛盾的严重性。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的农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而种植业又以水稻生产为主,是典型的南方水稻产区。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技术有所进步,显示出劳动集约的特征。 第二章论述了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圩田水利的发展情况以及地方官吏所起的作用。对于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圩田的发展,尤其是安徽沿江江北圩田的发展,学界多有论述。一般认为明清时期安徽沿江圩田扩展的主要区域在江北,但对皖南平原圩田发展的情况着墨不多。实际上,皖南圩田的大发展虽然是在宋代,但明清时期仍有所发展,并且圩田水利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地方官吏起了重要的作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圩田修防工程中政府财政支持乏力,圩田发展与江湖调蓄洪水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 第三章研究了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粮食生产的发展情况,包括耕作制度、水稻亩产变化、粮食输出情况、救荒作物的发展等。水田系统的粮食作物轮作方式是以水稻为中心,实行稻麦、稻油、稻豆等一年两熟制;旱地的轮作方式是以麦为中心的轮作,即实行麦——杂粮的一年两熟制,小麦与豆、荞麦、芋等的轮种。明清皖南平原水稻亩产有明显提高,从明代的416市斤/市亩发展到了清代的468市斤/市亩。粮食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粮食市镇的繁荣和粮食输出。但在受灾年份,不仅没有粮食输出,民食也成问题,人们为了灾年求得生存,大力发展了救荒作物。 第四章探讨了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经济作物的种植及副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经济作物以及副业有明显发展,但也存在局限性,制约了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达。 第五章是在第一至第四章的基础上总体评价了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考察了其耕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等的变化情况,明代、清代皖南平原的耕地粮食亩产由429.6市斤/市亩发展到491.1市斤/市亩,但平均每劳动力产粮则由4870市斤下降到了2444市斤。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应综合考虑生产力水平、资源利用、技术进步、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及商品化等情况,据此本文认为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是呈现缓慢发展态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有其内在原因。学界对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评价是有分歧的,有认为是停滞的,有认为是发展的。具体到明清时期的皖南平原来说,耕地生产率有明显提高,农民的劳动集约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利用得到扩展;农业技术有缓慢发展;劳动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农产品商业化与市镇有明显发展,可以认为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是呈现缓慢发展态势的。农业的缓慢发展反映了传统小农经济在旧制度范围内的生命力。 尽管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的农业呈现出上述令人鼓舞的迹象,同时必须承认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客观事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反映了传统小农经济的内在缺陷。明清时期皖南平原农业发展存在着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使得皖南平原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或者突破变得非常艰难,也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原因。这些限制性因素包括:区域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协调;落后的封建租佃制度;劳动集约型传统农业技术的局限性;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结构单一。 中国当今的农业经济仍然有较多的小农经济的成分,对小农经济的改造道路仍是艰巨而不可回避的任务。通过更好地认识到小农经济的积极方面和局限性,可以为当今小农经济的改造道路、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这个问题在我国表现得尤为严重。如何保证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强化集约经营;完善土地承包制度,促进规模经营;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现代农业。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