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78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学位论文]   张莉娜        兰州大学      1998年     硕士     导师: 孙纪周;张耀甲         共75页
    摘要 : 文通过实地调查,查阅大量标本,对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17个居群的形态性状变异规律及变异式样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茎、叶的解剖结构、叶表皮特征、花粉形态、酯酶同工酶以及核型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
    关键词 : 甘肃贝母   形态变异   系统学  

    [学位论文]   刘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年     博士     导师: 葛颂         共157页
    摘要 : 物种形成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它构筑了群体进化和物种多样性的桥梁,因而一直被视为进化生物学中的核心议题。近年来,支持生态式物种形成,即物种不同群体因生境异质性而产生适应性分化的证据越来越多。Oryzar(稻属,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uf... 展开

    [学位论文]   范永华        华南农业大学      2010年     硕士     导师: 郭振飞         共78页
    摘要 : 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是世界著名的暖地型草坪草,过渡地带存在冬季枯黄休眠现象,不仅影响了草坪景观和功能,而且限制其广泛应用,加之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因此培育抗寒、抗旱假俭草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60Co-r射线分... 展开

    [学位论文]   陆开宏        中国海洋大学      1999年     硕士     导师: 董双林;裴鲁青         共35页
    摘要 : 以青岛、浙江、上海和厦门四地藻种为材料,分别对单细胞克隆后多个品系的三角褐指藻形态、变异、生长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多态藻,细胞形态有三出放射型、梭型、卵型三种基本类型及其它多种变异体.由于不同品系细胞形态的稳定... 展开

    [学位论文]   俞志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年     硕士     导师: 李玲玲;梅洪元         共104页
    摘要 : 高层建筑在过去的百年中一直保持着相对固定的形态:造型坚实稳定,线条高直挺拔、上小下大的传统形态,这些形象“平庸”的高层建筑逐渐“湮没”在高层林立的城市中。无论是从建筑审美还是商业功利性目的来看,建筑师和业主都不满足于高层建筑形态“... 展开

    [学位论文]   孙荣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年     硕士     导师: 郑勇奇         共83页
    摘要 : 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小到中等乔木,是我国优良的材用、药用、食用和观赏树种。国槐自然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广泛引种栽培于世界其他各地。 本研究在国槐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陕西西安、陕西咸阳、北京、河南濮阳和山东泰安等7个群... 展开

    [学位论文]   熊昕        重庆医科大学      2009年     硕士     导师: 谢鹏         共43页
    摘要 : 目的:利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olume C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技术研究Willis环形态变异,观察Willis环形态变异与性别、年龄、疾病、人群有无关系。 方法:收集699例于我院行VCTDSA检查者,正常组280例,脑梗死组1... 展开

    [学位论文]   武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年     博士     导师: 仲崇禄         共140页
    摘要 : 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A.Juss)为楝科(Meliaceae)麻楝属(Chukrasia A.Juss)植物,是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珍贵乡土树种。针对麻楝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匮乏、国内麻楝良种缺乏的现实,本研究利用表型、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评价指标,对麻楝主要分布... 展开

    [学位论文]   刘小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16年     硕士     导师: 郭水良         共111页
    摘要 : 中华蓑藓(Macromitrium cavaleriei Card.&Thér.)、缺齿蓑藓(Macromitriumgymnostomum Sull.&Lesq.)、钝叶蓑藓(Macromitriumjaponicum Dozy&Molk.)是中国东部地区常见的三种蓑藓属植物。为掌握它们形态、遗传变异及其可能的地理背景因素,旨在为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种下变异和多样性特点,我们从浙江、广西、福建、台湾境内采集了缺齿蓑藓、中华蓑藓和钝叶蓑藓共24个地理单位的192份样本,测定了配子体叶片的13个性状数据,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蓑藓属植物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获取了它们ISSR分子标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三者的形态变异特点,以及形态、遗传变异和地理背景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如下: (1)共测定了缺齿蓑藓11个地理居群106份样本的13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在叶片长度、不同部位的长宽比、细胞长宽比等数量性状上存在明显的变异,以叶片下部细胞形态的变异系数最大。基于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将106份样本分成三组,它们在叶尖形态、叶长、叶片中部细胞疣的特点、叶基细胞形态、中肋粗细和长度这五个性状在三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106份样本可以被更细地分成8个组,除了中肋长度,其余12个性状在各组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基于形态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叶下部细胞长宽比这一性状对缺齿蓑藓种下形态分化的作用最大,中部细胞疣的作用最弱。以13个形态数据对106份样本进行了除趋势对应分析,以各样本在前三维排序轴上的得份值进行了模糊均值聚类其主坐标分析,得到了和直接以形态数据的聚类分组相似的结果,但是后者得到了组内各样本归属是否合理的信息。 (2)针对缺齿蓑藓,筛选出了13条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在11个地理居群中共扩增出150条带,其中148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8.67%。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3094,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2.22%。基于148个位点,将106份样本聚成8组,缺齿蓑藓的形态变异有一定的遗传背景(r=0.159,n=106,P<0.2),地理因素对形态分化(r=0.309,n=106,P<0.01)和遗传分化(r=0.251,n=106,P<0.01)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 (3)共测定了中华蓑藓6个地理居群40份样本的13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在叶片上部长宽比的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最小的是叶长。基于13个形态性状,应用聚类分析可以将40份样本分成三组。筛选出了13条重复性好的ISSR引物,在6个中华蓑藓地理居群中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128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4.81%。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3186,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5.44%。基于128个位点,将40份样本聚成3组。在研究区域内,中华蓑藓的形态变异与遗传背景之间(r=0.14,n=40,P>0.2)的相关性不明显,而地理来源对遗传分化(r=0.213,n=40,P<0.1)和形态变异(r=0.224,n=40,P<0.1)有一定的影响。 (4)共测定了7个地理居群46份钝叶蓑藓样本的7个形态性状,发现该种形态变异最强烈的是叶片上部长宽比,区别作用最小的是叶长变化。基于7个形态性状数据,应用聚类分析可以将46份样本分成四组。利用筛选出的13条ISSR引物,基于7个地理居群的钝叶蓑藓共扩增出192条带,多态性条带为18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97.92%;居群总的Nei指数为0.2467,居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61.25%。基于188个位点,将40份样本聚成4组,钝叶蓑藓的形态变异与遗传背景之间(r=0.204,n=46,P<0.2)、形态性状与地理来源之间(r=0.209,n=46,P<0.2)存... 展开

    [学位论文]   许靖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年     硕士     导师: 乌云塔娜         共81页
    摘要 : 我国为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之一,广泛存在野生资源,其中野生秋子梨以极度抗寒、风味浓郁、糖酸含量高、特有香气而著名。然而由于气候及人为原因,野生秋子梨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专家预测若不采取适当的保育措施,我国的野生秋子梨资源将从地球...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