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3635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学位论文]   喻建华        南京大学      2005年     硕士     导师: 彭补拙         共62页
    摘要 :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耕地又是土地的精华。耕地资源的变化通过土地生产能力、环境负荷能力、生态服务能力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对土地需求大量增加,而耕地占用的经济成本低,城市非理性发展加... 展开

    [学位论文]   李凤南        西南大学      2015年     硕士     导师: 赵云芬         共47页
    摘要 :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社会转型进入加速期。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导致我国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城市发展比较迅速,而农村则发展缓慢。在城市拉力和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同时,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通过非农工作来增加收... 展开

    [学位论文]   严冬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06年     硕士     导师: 董捷         共45页
    摘要 :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非农化的速度也迅速加快,而在耕地资源的非农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耕地,是耕地流失最严重的... 展开

    [学位论文]   刘小平        南京农业大学      1996年     硕士     导师: 王万茂         共72页

    [学位论文]   黎卓仪        华南农业大学      2004年     硕士     导师: 胡月明         共67页
    摘要 : 该研究以广州市为对象,从分析近年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变化着手,研究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问题,分析经济增长与耕地变化的内在关系,探讨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而预测耕地变化的趋势,并提出适合广州市的耕地保护措施与方法.

    [学位论文]   陈明明        安徽农业大学      2015年     硕士     导师: 何方         共48页
    摘要 : 我国自2002年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以来,到2012年底,安徽省已经全部完成了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都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部分地区还完成了以市级为单位的耕地地力评价汇总工作。但是... 展开

    [学位论文]   司成兰        南京大学      2004年     硕士     导师: 濮励杰         共60页
    摘要 :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土地利用己成为当今地学研究热点和前沿之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尤其面临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快速增长所导致的非农用地的急剧增加以及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耕地退化... 展开

    [学位论文]   冉清红        西南大学      2009年     博士     导师: 谢德体;魏朝富         共137页
    摘要 : 为了保护粮食安全之源——耕地资源,国家三次划定耕地红线,鉴于前两次划定的耕地红线早已突破的经验,应该提早研究第三次划定的耕地红线是否一定不会突破,如果耕地红线再次被突破,那么,保障全国城乡居民食物安全的最后防线一耕地警戒值究竟应该... 展开

    [学位论文]   李亚东        长安大学      2017年     硕士     导师: 崔建军         共60页
    摘要 :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粮食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耕地总体水平偏低,人均耕地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还有持续减少趋势的国家。非农建设不断占用耕地,使得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展开

    [学位论文]   尚倩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12年     硕士     导师: 宋戈         共60页
    摘要 : 耕地是保障一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由于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大量耕地资源被用作非农建设用地。耕地向非农用途转变过多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