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197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OA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期刊]   程美东   《学术界》    2021年3期      共19页
    摘要 : 世界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交往从封闭到开放、从松散到紧密的历史,也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族群迁徙、种群交往密切相关.古代各民族由于科学知识限制,交往方式直接而简单.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化时代,人类交... 展开

    [期刊]   程美东   《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年1期      共15页
    摘要 :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第一,通过对20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博士生导师的科研成果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占最多数类型的是中共思想政策类、中共历史类;第二,通过对十几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的研... 展开
    关键词 : 马克思主义   学科   中国化   博士点  

    北大核心 CHSSCD CSTPCD
    [期刊]   程美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3年7期      共14页
    摘要 :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个性特征,这种特征系统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特殊国情基础上启动并逐渐形成的现代化形态,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为现代化启动阶段面临着多重任务、资金积累艰难、社会动荡、中央政府权力式微等方面.其二,... 展开

    [期刊]   程美东   Bai Jinfa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年z1期      共14页
    摘要 : 本文梳理了党的领导人从邓小平到胡锦涛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指出中国的民主政治在不断有序地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有自己的模式与特色,几位领导人对民主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关键词 : 中国   民主建设   政治文明   发展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期刊]   程美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2年9期      共13页
    摘要 : 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至上理性主义的价值准则.在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领导人就"现代化"问题形成了系列论述,发展出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现代化"意涵.结合整个人类文明史来看,现代化本来并无定于一尊的路径,通过几种现代化道路现实效... 展开

    [期刊]   李捷   陈金龙   程美东   解丽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1年9期      共13页
    摘要 : 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P15-16)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1](P15-16)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 展开

    [期刊]   陈睛   程美东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20年6期      共13页
    摘要 : 毛泽东的阶级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中国革命场域的"中介"和"桥梁".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对青年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接受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框... 展开

    [期刊]   程美东   张伟   《理论与评论》    2019年3期      共13页
    摘要 : 新时代监察制度对古代监察制度去粗取精、扬长避短,成为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制度保障。古代形成了以监察体系、监察法律、监察思想为要素的监察制度,对澄清吏治、监督权力、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监察体系方面存在着人治色彩浓厚、职能权... 展开

    [期刊]   程美东   张蓝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      共12页
    摘要 :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增...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