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任务是根据河北省农业生产需要,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现有在职职工84人,其中,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28人;博士21人、硕士30人;研究生导师13人;省管优秀专... 展开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任务是根据河北省农业生产需要,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现有在职职工84人,其中,研究员25人、副研究员28人;博士21人、硕士30人;研究生导师13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突贡专家3人,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6人;留学归国人员17人;在学科组成上包括植物病害、植物虫害、农药应用、病害生防、农业线虫、微生物杀虫剂、天敌昆虫、综合防治和成果推广等,已经形成一支精干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和完善了“微生物农药发酵工艺和中试、抑病防虫功能基因分析、农药剂型研制和产品加工、抗虫抗病生物测定标准化、作物农药残留检测”五个研发平台。拥有仪器设备979台(套),价值3120万元。目前,研究所与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业务联系,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06年依托本所的“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2011年和2013年在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并顺利通过了新一轮(2013-2015年)评估。2011年,“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在“十二五”运行情况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获批了“国家农作物(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抗性鉴定站”建设项目,总投资185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我所田间作物品种抗性鉴定工作的条件。2013年,获批“河北省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国际科技联合研究中心”,该项目将为我所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十一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能力评估1058个参评单位中列入第55位,全国省级植保所排名第一。研究所先后多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省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本所在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生物防治、农业线虫、植物病毒、抗性品种选育利用、病虫抗药性监测及治理、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省级同行前列。“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76项,其中,主持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课题1项、全国农业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项目1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5项、948项目子课题1项,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科技支撑、行业专项、转基因重大专项等50余项,我所主要科研力量均进入了国家研究团队。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农技推广合作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其他奖7项;鉴定成果8项。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品种保护权1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70项。制订农业行业标准8项、河北省地方标准13项。发表学术论文466篇,出版专业图书27册,其中,SCI源论文67篇。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