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总科(Percoides)、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1]。自然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日本北海道以南及韩国以南沿海领域,我国产于黄海、东海和台湾沿海。条石鲷大部分栖... 展开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总科(Percoides)、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1]。自然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日本北海道以南及韩国以南沿海领域,我国产于黄海、东海和台湾沿海。条石鲷大部分栖息在温带、亚热带水域,为岩礁定居性鱼类,其肉质细腻,口感好,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名贵海水鱼类,每年5~6月为产卵期,在海区自然生态条件下喜密集群居生活,渔民作业方式以垂钓为主。有关鱼类胚胎和仔稚鱼发育的研究由来已久,而国内有关条石鲷胚胎发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迄今未见详细报道,本文更从耳石微结构方面对条石鲷早期发育进行了鉴定,以期为条石鲷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提供基本的参考数据。 文章首先综述耳石微结构在鱼类年龄、生长率和生活史研判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案例为基础,概述了耳石增量形成的特点,日轮宽度与鱼体之间的关系,光周期、温度等环境因子及摄食等生理行为对耳石日增量形成的影响,以及鱼体内源性昼夜节律对耳石增量沉积的作用。介绍了不同学者关于耳石微结构的种种应用假设,展望了中国渔业研究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正因为耳石微结构记载了鱼类生长发育的诸多信息,本研究拟以人工繁殖的东海条石鲷早期发育样本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日龄研究经验,开展仔鱼耳石日轮与生长研究,旨在为今后东海区产卵场实际调查的仔稚鱼样品分析提供方法学支撑和研究经验积累。连续剖察发育后期胚胎和前期仔鱼,光镜观察仔鱼矢耳石和微耳石的形态、日轮数,测定其直径,研究条石鲷的耳石日轮和生长。结果表明:受精后约26h,胚胎听囊内出现一对矢耳石和一对微耳石;仔鱼孵出第2d形成第1个轮纹,之后每天形成一轮,孵化后天数(N)和矢耳石日轮数(D)的关系为N=D+1;在第8d左右,矢耳石上出现第2条明显的标记轮,为初次摄食轮。仔鱼耳石长径(rs,um)与鱼体体长(L,mm)呈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rs=18.146L-44.436;矢耳石长径rs与微耳石长径ri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rs=0.6125r1+1.9882。矢耳石轮纹可作为条石鲷仔鱼日龄的判别依据。 在条石鲷人工育苗的过程中,生态因子对胚胎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进行观察,确定了条石鲷早期发育的进程,并提出条石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具体如下: (1)条石鲷胚胎及仔鱼发育形态特征 条石鲷的受精卵为球形浮性卵,卵径为0.83~0.87mm,无色透明,油球一个,直径为0.17~0.20mm,卵黄靠近动物极有龟裂结构。在23.5℃±0.5℃,盐度为25~30,pH8.0~8.3条件下,受精卵约27h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1.71~2.01mm,在背、腹部、眼的前后及油球上有星状色素分布;1日龄仔鱼全长1.99~2.23mm,背鳍膜显著增高,卵黄囊上出现色素;2日龄仔鱼,卵黄囊明显缩小,体侧密集分布点状或星状的棕褐色素;3日龄仔鱼,肠蠕动明显,背鳍膜上黑色素消失,上下颌开启,部分仔鱼开口摄食;4日龄仔鱼,卵黄囊仅残存少量,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鳃盖出现,尾鳍出现放射丝;5日龄仔鱼,胸鳍可垂直向外伸展,上下颌开启频繁;13日龄仔鱼,具有集群和趋光性,开始摄食卤虫无节幼体;20日龄仔鱼,体前部呈黑色,在水中分散均匀,摄食旺盛,有自残现象且不再聚集。25日龄稚鱼,全长6.89~8.40mm,体前部开始出现黑色条带痕迹,仔鱼发育基本完善。通过对条石鲷早期发育的形态学观察,了解其卵胚及仔稚鱼的发育规律和种属的特异性,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鱼类早期生活史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进行条石鲷的生产育苗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2)温度对条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实验共设8个温度梯度组,从18~32℃,间隔为2℃。实验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条石鲷胚胎都能孵出仔鱼。其中22~26℃是条石鲷胚胎孵化的最适温度,20℃时孵化率最高达89%,畸形率最低。当水温高于28℃或低于18℃时,条石鲷胚胎不能孵出仔鱼;水温低于16℃时胚胎发育停止于高囊胚期,12h后受精卵开始变浊死亡;水温高于30℃时,胚胎发育至多细胞期,胚盘聚合死亡。胚胎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速率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孵化时间H与孵化温度t的相关曲线方程为:H=184.8e-0.073t,R2=0.9627;孵化率y与孵化温度t直接的相关方程为:y=-2.5446t2+117.88t-1270.5,R2=0.9621。条石鲷胚胎发育的有效积温为404.26~448.5(h·℃)。条石鲷发育的阈温度为10.06℃。(3)盐度对条石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 将条石鲷的受精卵置于不同盐度的水体中,观察盐度胁迫下条石鲷胚胎的沉浮情况、卵径、油球径、孵化率、畸形率,以及孵化后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和营养物质的消耗状况。设置盐度梯度为0、5、10、15、20、25、30、35、40、45、50及自然盐度26,水温为22.5~24.0℃孵化。结果表明:1.条石鲷受精卵在自然盐度海水中发育很好,孵化率较高(92.6%),畸形率较低;在低盐度条件下静水孵化,发育不好,且盐度越低,孵化率也越低。条石鲷受精卵在盐度25(含25)以下的水体中为沉性,在盐度30(含30)以上的海水中全部漂浮于水表层,在对照组盐度26的水体中大部分胚胎浮在水上层;条石鲷受精卵经24~30h可孵化成仔鱼,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显著(p>0.05);盐度为20~50都能孵出仔鱼,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条石鲷受精卵孵化的适合盐度范围为20~35,理论上的最适孵化盐度范围为27~30;受精卵卵径与孵化盐度呈反比,盐度与卵黄囊被吸收程度呈正比,盐度与卵黄囊被吸收程度呈正比,油球径不因盐度不同而改变。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