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屈原生年、仕履、流放研究是屈原研究的重点,传统研究多据屈原作品及相关传世文献展开,因文献本身的不完整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导致结论无法统一。20世纪以来考古发现多与楚文化有密切联系,这为屈原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众多学者利用出土新材料... 展开 屈原生年、仕履、流放研究是屈原研究的重点,传统研究多据屈原作品及相关传世文献展开,因文献本身的不完整性和理解的差异性,导致结论无法统一。20世纪以来考古发现多与楚文化有密切联系,这为屈原研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众多学者利用出土新材料,试图解决屈原问题,在众多方面有很大突破,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生,开展反思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综合运用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天文学、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20世纪以来楚辞学界利用考古发现所作的屈原生年、仕履、流放研究加以分析、论证与反思,得出如下结论:(一)《利簋》与《离骚》不属同一纪年范畴,汤炳正先生利用《利簋》推论屈原生年结论无法成立,《利簋》在推定屈原生年上的价值得重新定位。结合楚辞文本及传世文献,可推定屈原生于楚宣威王年间正月初十(含初十)前立春之年庚寅日。(二)“左徒戈”不是“左徒之戈”,而是“左之徒戈”,而是以名叫“左”的人命名的戈或者楚左军徒卒所用之戈。“左徒戈”在探讨屈原左徒职掌上的价值,得重新定位。(三)汤炳正先生关于屈原行踪“由西北与秦接壤之汉北国境转到西南与秦接壤的溆浦国境”的论述需作两处修正:首先“西北与秦接壤之汉北国境”改为“西面与秦接壤之国境”,屈原行踪未至秦楚北边境。其次,“由汉北国境转到西南溆浦国境”改为“由汉北东进”,西南溆浦行程是屈原入湘时行程,在屈原流放江南时,不是汉北时。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