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的语言具有共性。它是人类知识传承的载体,交流思维的工具,语言之所以可以发挥这一职能,是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同一的,在符号学中称为“所指的统-性”;另一方面,因每种语言各有其特点,故它们对“所指的同一性”的描写各不相同,我们通过对各种...
展开
人类的语言具有共性。它是人类知识传承的载体,交流思维的工具,语言之所以可以发挥这一职能,是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客观世界是同一的,在符号学中称为“所指的统-性”;另一方面,因每种语言各有其特点,故它们对“所指的同一性”的描写各不相同,我们通过对各种语言的对比分析,使得他们可以相互借鉴。语言教学中,这些对比研究属于对比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有助于语言学理论研究,同时教学实践证明,对比分析在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语言教学效果方面也很实用。美国C.A.Ferguson提到把不同语言仔细比较,这是编写教材,设计课程,改进教学方法的最好的基础。 本文对人与计算机语言理解的不同机制进行了比较,使学习理论和自然语言理解理论彼此借鉴,相互渗透、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理论成果,同时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飞速发展,不断更新,大大促进了自然语言理解处理技术。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已由最初机械地在既定模式下用人为赋予的规则进行符号推理,逐步发展为由多系统结合,分布并行加工,联机协作的复杂系统,人为地赋予计算机系统“自学习”功能,由于人类目前对自身大脑工作的原理还至少处于半无知状态,也就无法确切的界定人的学习认知过程,而机器(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多侧重于技术层面,导致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从而影响了其发展。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的理论和人的学习理论都与认知科学的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语言认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学习理论的哲学渊源,发展过程,比较了三种学习理论的异同并且将人的学习理论同自然语言理解的三种研究取向进行比较,在教学和自然语言理解两方面理论研究都获得有益的启示;在计算机科学角度,本文概述了计算机的编译机制,总结了目前自然语言句法分析的消歧策略,给出了CYK算法的语言歧义消解实例,介绍了并行句法分析算法:侧重于自然语言理解的语法理论,对教育学中理解-人的语言理解和计算机语言理解中的难点-歧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比较和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在计算机对人的语言歧义理解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对语言歧义的问题的理解有一定参考价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