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论文以油菜黄化突变体Cr352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的基因表达、色素蛋白含量、叶绿素光谱吸收、LHCII的蛋白含量及组成、类囊体膜的室温荧光光谱、CD谱、DCIP活性和多聚核糖体等.首先,分析了叶绿体重要外被膜转运蛋白Toc33/Toc34的表达...
展开
该论文以油菜黄化突变体Cr352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的基因表达、色素蛋白含量、叶绿素光谱吸收、LHCII的蛋白含量及组成、类囊体膜的室温荧光光谱、CD谱、DCIP活性和多聚核糖体等.首先,分析了叶绿体重要外被膜转运蛋白Toc33/Toc34的表达.通过蔗糖梯度和差速离心制备生长60天的油菜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叶绿体被膜,利用SDS变性胶分离叶绿体被膜蛋白,以拟南芥Toc33蛋白抗体免疫印迹分析Toc33/34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无论是在野生型还是突变体油菜被膜中仅能检测到Toc33,并且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并不明显,仅在突变体中有很少的增加.以我们自己克隆得到的油菜Toc33基因为探针,检测了突变体及野生型油菜下胚轴和子叶中Toc33 mRNA水平上的差异.第二,分析了突变体与野生型油菜生长30天的幼苗不同器官全蛋白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显示:(1)突变体幼苗中全蛋白与叶绿素含量都减少,360-720nm光谱吸收也显示突变体中吸收峰值降低,以相同鲜重上样SDS-PAGE分析结果与蛋白定量分析一致,相同鲜重突变体全蛋白含量较低:(2)突变体油菜具有较高的chla/chlb比值,但在不同器官存在差异:子叶中增加30%,下胚轴中增加20%;(3)相同鲜重上样,突变体全蛋白中LHCII含量在子叶和下胚轴都降低,但以相同蛋白计,突变体下胚轴中LHCII含量明显高于其在野生型中的含量;(4)林可霉素处理3-6小时导致chl含量在野生型油菜子叶中降低,突变体子叶中相反,chla和chlb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chla/chlb在突变体中增加,在野生型中先(3h)升高又降至(6h)低于未用林可霉素处理的水平.我们推测突变体中chla向chlb的转化效率降低,导致chlb的含量下降,进而导致chlb结合蛋白迅速降解而使积累水平降低.第三,借助于叶绿素光谱吸收、室温荧光光谱、SDS-PAGE、LHCII的Western印迹、CD谱和DCIP活性测定等方法,对突变体与野生型油菜不同生长时期幼苗类囊体膜进行了分析.第四,突变体与野生型油菜不同生长时期幼苗不同器官多聚核糖体的分析发现,在突变体中多聚核糖体结合mRNA的能力略有降低,说明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效率略有减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