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6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会议]   李卓辉   张晓鹃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年      共 14 页
    摘要 : 风景名胜区作为区域背景下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文化支撑,不仅承载着各类珍贵的风景资源,更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我国风景区规划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规划编制者、管理者和使用者对于风景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了共同认知的基础,但近城市... 展开

    [会议]   张晓鹃   李卓辉   熊和平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3年      共 13 页
    摘要 : 近年来,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社区线状空间是构成绿色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绿色基础设施构成中的“骨架”作用也就成了景观设计的重点.本文以目前应用较广的“近自然设计”为切入点,从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必... 展开

    [会议]   熊和平   张晓鹃        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1年      共 12 页
    摘要 : "近自然"设计思想建立在修复遭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是一门实践形成的理论思想.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综合公园绿地设计中其重美学形式轻实际功能、重人工建设轻自然保育等问題,探讨了综合公园近自然设计的方法.在对近自然思想的产生、发展历程及... 展开

    [会议]   张晓鹃   李喜民   李卓辉        第三届全国规划实施学术研讨会        2015年      共 9 页
    摘要 : 风景名胜区制度是中国保护与利用风景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日益完善,景区与原居民的关系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移民搬迁也成为解决景区与原居民冲突的一种方式.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角度,以五... 展开

    [会议]   张晓鹃   李卓辉   熊和平        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0年      共 8 页
    摘要 : 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对城市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需要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协调整合,而生态效益又是改造的基础,本文着重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以景观的介入作为改造的方式,通过对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和纽约清泉公园两个典型的城市... 展开

    [会议]   张晓鹃        第九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2011年      共 5 页
    摘要 : 在现今我国的城市面临着生态、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功能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而社区作为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其开放空间的规划方法和策略也需要对此作出回应.因此,本研究在对台湾共生生态生活区的开放空间规划进...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