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主题词表辅助
执行
    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31篇) 外文(共2318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会议]   郑婧   许爱华   应冬梅   刘芳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2008年      共 9 页
      摘要 : 文章选取了2007年江西省夏季两次强度不同的致灾雷电过程,分别从天气形势、对流参数的演变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挑选江西省春、夏季典型强雷电天气个例与其能量参数进行比较,得出:(1)副高位置、500hpa低槽移速、中尺度辐合系统以及热力结构的差异导... 展开

      [会议]   尹洁   金米娜   冯开明   陈建萍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07年      共 5 页
      摘要 : 2006年夏季,不到1个月内,先后有3个热带气旋进入江西,并均产生较强的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T213资料,对3个热带气旋登陆后的路径和暴雨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后由于副高形态和演变的不同,使得各台风路径变化不同... 展开

      [会议]   曹晓岗   王慧   漆梁波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2014年      共 12 页
      摘要 :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物理量场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云图资料以及主要业务模式预报资料等,对2013年10月7日20:00到8日20:00上海地区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双台风作用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登... 展开

      [会议]   朱艳萍   马昌明   陈文键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2006年      共 6 页
      摘要 : 利用常规资料和EC资料对0510号台风"珊瑚"暴雨成因分析,得到西南急流和东南急流的汇合,向闽南地区输送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因素.本文还从物理量场上将台风"珊瑚"和强热带风暴"北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它们的热力条件、水... 展开
      关键词 : 暴雨   台风   物理量场   热力条件   水汽条件  

      [会议]   刘端阳   谢真珍   严文莲   曹璐   郑炜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5年      共 10 页
      摘要 : 本文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对2012年6月中上旬秸秆燃烧影响下淮河下游一次连续9d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连续雾-霾的形成原因以及雾-霾的转换机制.在连续9d的雾-霆天气过程中,出现了中度握-重度握-雾-重... 展开

      [会议]   钱鹏   吴琼   孔启亮   孙翠梅   郭煜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4年      共 9 页
      摘要 : 本文综合利用MICAP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2013年2月和2014年2月的2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2次过程的共性和不同.结果表明:江苏地区850hPa气温在-2℃以下,地面气温在2℃以下时,即达降雪的温度条件:2次过程有着类似的环流形... 展开

      [会议]   桑明慧   张建海   陈柯辰   王雪阳        第三届浙江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        2017年      共 8 页
      摘要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ECP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厄尔尼诺背景下1月21日至23日浙江的一场降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本文从形势场、动力条件、热力条件和干入侵方面分析此次强降雪天气的形成维持机制,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横槽转竖其后部冷空气和南... 展开

      [会议]   庞古乾   王刚   李怀宇   何如意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0年      共 8 页
      摘要 : 广东省的强对流一般于2月开始发生,最常见的有雷雨大风、飑线、雷暴、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尤以雷雨大风出现最多.广东省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强对流.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有两种明显不同的天气背景:一种是在地面倒槽中或入海高压后部的高温高湿区发生的... 展开

      [会议]   齐文川   李典   吉曹翔   陈鹏心        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8年      共 13 页
      摘要 : 本文利用自动站实况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针对2012年7月22日至23日沈阳地区出现的暴雨天气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环流背景、动力抬升条件、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条件,结果表明:强降水前,高空200hPa强辐散中心,导致强的抽吸作用,为此次暴雨... 展开

      [会议]   王艳兰   唐桥义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2014年      共 7 页
      摘要 : 利用多种资料对桂林市前汛期三次暖区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区200-400hPa为急流轴或其右侧辐散区控制,500-700hPa为浅槽影响,850hPa为西南急流、地面为弱锋面或辐合线影响;三次过程中低层(500hPa以下)存在暖平流,且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大,从而造成天...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