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18880篇) 外文(共3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摘要 :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微血管面积(microvascular area,MVA)以及Piezo1的表达水平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8例病理证实为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 展开

    [期刊]   张文远   韩盛玺   《医学科技》    1998年2期      共2页
    关键词 : 胃癌   VEGF   微血管密度   微血管  

    OA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期刊]   李功杰   杨立   史晓林   李晓兵   郑晓玲   王悦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年7期      共3页
    摘要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肿瘤微血管形态特征.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前做过血管造影且未做栓塞治疗的HCC标本32例,男性 26例,女性 6例,年龄28~76岁(50.56±10.52岁),肿瘤直径为2~23cm(8.05±6.17cm).对不同大小和不同分化程度的HCC肿瘤微血管进行分型,计... 展开

    [期刊]   程继荣   徐虓   王淑琴   祖木热提·穆沙江   《中国癌症杂志》    2010年8期      共3页
    摘要 : @@ 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1],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不仅可定量地反映肿瘤血管生长情况,还能预示肿瘤生长、转移和复发趋势[2].不同微血管标记物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不一致,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展开

    [期刊]   李清明   张宝泉   彭培宏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年3期      共4页
    摘要 : 目的 研究CD105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微血管密度(MVD-CD105)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D105和CD34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105、CD34的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40例喉癌组织CDl05标记的MVD(14.90±7.40条/0.5 mm2)显著高于正常组织(00... 展开

    [期刊]   李锦添   吴一龙   杨学宁   周昕熙   《中国肺癌杂志》    2002年3期      共4页
    摘要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和微血管结构(MVS)特征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以Von-Willebrand因子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镜下观察49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微血管的数量与结构特征.根据其形态的不同,把微血管分... 展开

    [期刊]   王敏   班博   张梅   汲宝兰   孙冰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14期      共5页
    摘要 : 贫血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多项研究表明贫血是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可通过诱导缺氧、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等机制参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贫血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 展开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微血管   微血管病变   贫血   综述  

    [期刊]   何洪江   崔明宇   王丽   程慧   贾深汕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2年2期      共5页
    摘要 : 目的 研究CD105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IMVD)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105在40例声门上型喉癌标本及20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IMVD).结果 4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IM... 展开

    OA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期刊]   侯惠莲   张学斌   南勋义   张冠军   王鸿雁   王敏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期      共3页
    摘要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组织中微血管形成与其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PC和3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组织进行CD34表达并计数微血管(MV).结果 PC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BPH组(P<0.01),不同分级PC中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 展开

    [期刊]   穆祥   段慧琴   张涛   黄会岭   索占伟   胡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年1期      共6页
    摘要 : 目的:探索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网络的生理特性.方法:在用针灸经络定位仪严格确定定位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测定、记录同一经线不同部位、同一断面不同经线、经线与非经线区皮内微血管的活动.结果:①经线区皮内的微血管网络具有同步舒缩的... 展开
    关键词 : 经络   微血管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