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1146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期刊]   袁刚   《原道》    2012年1期      共39页
    摘要 : 辛亥革命百年之际,追溯反思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时的政权建设很有意义。民国由各派力量联合建立。武昌起义后聚集上海的立宪派精英首先提出组立如美国独立战争时费城十三州会议式的会议机关,经各方磨合终于成立了临时"国会"性质的"各省都督府代表会",未独... 展开

    [期刊]   袁刚   祁建华   丁雪   《环境科学》    2021年3期      共18页
    摘要 : 2018年3月~ 2019年10月在青岛近海连续采集了大气气溶胶样品,测定出样品中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溶解态总氮(DTN)、溶解态总磷(DTP)、总氮(TN)和总磷(TP)的浓度分别为(7.13±6.59)μg·m-3、(17.42±9.88)ng·m-3、(8.34 ±7.03) μg·... 展开
    关键词 :     气溶胶     沙尘  

    OA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期刊]   袁刚   景晶   《学术界》    2017年7期      共16页
    摘要 : 儒家汉宋学术间有一段受佛、道冲击的严峻历史,隋出身儒宗门阀的王通在儒学式微的逆势下,退居河汾续六经,企图匡复儒学.王通提出"三教可一"论,站在儒家立场上学习和融通佛、道二教,受佛教"中道"思想影响,强调意识形态争斗中讲究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其学... 展开

    [期刊]   袁刚   袁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年4期      共15页
    摘要 : 1929~1930年闻,随着国民党"党治"的扩展,以胡适为代表的一批自由知识分子越发感受到来自新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在言论、思想控制上的强制压迫,特别担忧自己在此种压迫下有"失声"的危险.因此,这批自由知识分子仿效英国费边社在上海组织平社评议时局、议... 展开

    [期刊]   袁刚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共15页
    摘要 : 苏联亡后其党政体制特别是监督制度受到学界反思关注。本文较全面地追述了苏联党政体制的由来,分析了其专制官僚制的实质,而其突出特点就是权力不受监督,干部享有特权,至勃列日涅夫时苏联党政干部上下全面腐败,最后导致亡党亡国。苏联党政监察体制对我... 展开

    北大核心 CSCD CSTPCD
    [期刊]   孙敏   路旭   袁刚   曹津维   卢荣泰   唐国武   陈东丹   钱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年13期      共14页
    摘要 : 微纳热电纤维兼具块体热电材料的优异性能和柔性纤维的结构特点,其在能量转换、热电制冷、温度传感、热管理、热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柔性热电转换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微纳热电纤维的概念和特点;总结微纳热电纤维的化学沉积和物理... 展开

    [期刊]   王凯歌   袁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      共14页
    摘要 : 港台新儒家尤其是牟宗三先生肯定了荀子的礼义之统对客观精神的表现,称其为“新外王的极致”,然而批评他基于人性恶而视礼义之统出于人为,因此丧失了仁心大本,容易被极端功利化使用而走向法家.然而,从整全的视角重新审视荀子的心性论说,可以看到荀子论... 展开
    关键词 : 新儒家   荀子   礼义之统   性恶   统类心  

    [期刊]   袁刚   《中国史研究》    1997年2期      共14页
    摘要 : 晋王杨广和天台智者大师袁刚杨广为晋王坐镇江都时,与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的微妙交往一直为学界所瞩目。由于炀帝后以暴虐亡国遭人唾骂,以及僧俗史料记载的隐晦和残缺,这段政教秘史虽多有中外学者的研究①,但事实仍未明朗且问题仍很多。近来这方... 展开

    [期刊]   裴云龙   杨金龙   蒋波   袁刚   《石油物探》    2023年5期      共13页
    摘要 : 复杂的火成岩或膏岩层强反射界面产生的层间多次波对一次波有强烈的干涉效应,精准识别层间多次波并对其进行预测和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瓶颈之一。常规的叠前数据驱动的层间多次波预测与压制方法需要预测每个反射界面产生的多次波,效果不佳且运算... 展开

    [期刊]   袁刚   陈雪嵩   杨先哲   《南方论丛》    2009年2期      共13页
    摘要 : 1919年,胡适发表了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时评,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长期以来,"问题与主义"之争被定性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争论"。本文从论争双方对"问题"性质的界定、解决"问题"方法、"主义"的两面性即理论与实际... 展开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