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
执行
    中文(共199篇) 外文(共0篇)
    排序:
    导出 保存至文件
    [期刊]   沙健孙   《近代史研究》    1984年4期      共21页
    摘要 : <正> 一九四七年五月,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一篇评论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这个第二条战线的...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近代史研究》    1987年3期      共20页
    摘要 : <正>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同美国政府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构成了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这个斗争是在两条战线上展开的:主要由解放区军民进行的革命战...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2年8期      共15页
    摘要 : 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是毛泽东文化恩想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进行了梳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4期      共15页
    摘要 : 本文通过具体的史料分析,论述了周恩来同志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经验的总结。作者认为周恩来同志的总结,翔实精辟,具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不仅在当时对统一全党思想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在今天对于我们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同样有着极...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5期      共14页
    摘要 : <正> 中国农业的合作化,是五亿多农村人口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对农村的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项基本原理。这个问题,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1894)一文中,列宁在《论合作制》(1923)一文中,都是讲... 展开

    [期刊]   肖超然   沙健孙   梁柱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6期      共14页
    摘要 : <正> 今年十月二十九日,是李大钊同志的九十诞辰。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他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积极活动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从旧民主主义阶段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人民空前觉醒、斗争风起云涌的伟大年代。处在这样一个大转换的时...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年7期      共13页
    摘要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揭示了原始时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轮廓和主要线索,进一步论证和丰富、发展了他们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原始社会的理论,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思考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道路、确立和... 展开
    关键词 : 马克思   恩格斯   原始社会   历史   启示  

    [期刊]   沙健孙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年11期      共13页
    摘要 : 本文对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工作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主要论述了以下问题:对外工作的主要目标;站稳民族立场,独立自主办外交的方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工作的基础;反对大国主义与建立国际反霸统一战线;对第一、第二中间地带国家... 展开
    关键词 : 毛泽东   国际战略   对外工作   思想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期刊]   沙健孙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5年1期      共13页
    摘要 : 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和国家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适应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任务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具有过渡性质,中共中央... 展开

    [期刊]   沙健孙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9年5期      共13页
    摘要 :

    研究趋势
    相关热图
    学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