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亚洲水稻上最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新世纪以来呈现出连续多年的暴发势态,给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武陵山区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中华腹地,为白背飞虱南北往返迁飞的必经之地,为该区白背飞虱... 展开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是亚洲水稻上最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新世纪以来呈现出连续多年的暴发势态,给我国的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武陵山区地处我国西南部的中华腹地,为白背飞虱南北往返迁飞的必经之地,为该区白背飞虱的大量迁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加之该地区主害代时期强对流天气的频繁出现,从而导致白背飞虱常年暴发成灾。由于目前对于武陵山区白背飞虱的种群动态、虫源地分布及地域性降落机制尚无系统详细的研究,从而造成该地区白背飞虱的异地预测预报缺乏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本研究通过运用HYSPLIT模拟平台、ArcGIS、GrADS、WRF和R语言等手段对武陵山区2000-2014年十五年间的白背飞虱发生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了武陵山区白背飞虱的发生规律,明确了在该地区的迁飞路径及中小尺度的虫源地分布情况,并重点就其迁飞过程进行了多因素的时空动态分析。 1.武陵山区白背飞虱灯诱种群发生期及数量历史资料的动态分析 通过对武陵山区的洪江、龙山、芷江、江口、秀山、宣恩、沿河、余庆等8个站点十五5年的白背飞虱灯诱数据、田间数据和发生程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湘西的洪江、芷江等地位于湘桂走廊的末端,因此其白背飞虱的始见期比其他地区早很多。(2)大发生年的2007年武陵山区的大部分站点的始见期都较往年有所提前,其中洪江甚至提前半个月之多。(3)武陵山区主害代的发生时期存在差异,其中洪江和芷江为6月份,而秀山、江口、宣恩和龙山等地为7月份。(4)2009和2012年主害期的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反常现象,多个站点该时期的主害虫量占比不足20%。 2.武陵山区白背飞虱中小尺度虫源地分析 通过对武陵山区2000-2014年多个站点4-7月白背飞虱的虫源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武陵山区每个月的虫源地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月份的虫源主要来自于我国广西南部,部分来自于越南北中部和云南南部稻区;5月份的虫源主要来自于广西;6月份的虫源主要来自于湘西、黔东南和桂北稻区;7月份的虫源则多来自武陵山区本地及周边省份稻区。(2)武陵山区各站点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差异各自的风场分布也存在着较大差别,其中湘西洪江受偏南风的影响较大,十分有利于南方白背飞虱的早期大量迁入;秀山位于三省交界,4、5月份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因此迁入该区的虫量较小,6月之后随着偏南风的大量增加而出现连续性迁入高峰;宣恩位于武陵山区的北端,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多变,常位于西南气流和东北气流的交汇辐合区域,因此风向多变且风速较小。(3)大发生的2007年其白背飞虱的虫源分布与常年相比,4月份更为偏南,多来自于越南北中部稻区,7月份则更为偏北,多来自于附近稻区。 3.武陵山区白背飞虱大发生种群的形成 通过对武陵山区大发生的2007年和虫情异常的2009、2012年三年的多个灯诱高峰的降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武陵山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南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南下的东北冷气流,经常在武陵山区上空交汇辐合形成大范围长时间的强对流天气,加之移动型西南低涡的强辐合作用,是导致武陵山区白背飞虱的大发生种群形成的主要原因。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