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媒介市场的竞争态势越来越白热化。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面对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狭小。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媒体环境,报纸媒体开始不断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尝试着各种改变和创新。而民生新闻就是... 展开 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媒介市场的竞争态势越来越白热化。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面对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狭小。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媒体环境,报纸媒体开始不断地在形式和内容上尝试着各种改变和创新。而民生新闻就是在这种改变和创新中日趋成熟发展起来的。 民生新闻发轫于报纸,成就于电视媒体。从刚开始的纸质媒体“软新闻”的出现;到央视《焦点访谈》,《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再到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并一炮走红。“民生新闻”这一概念逐渐浮出水面,并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关注。虽然对“民生新闻”的概念界定仍未能统一,人们对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褒贬不一。但是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以其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 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在报纸民生新闻,但由于不同的报纸新闻媒体所从属的利益集团不同,其民生新闻在报道风格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笔者选取了《安徽日报》和《新安晚报》为研究样本,运用比较研究、内容分析等方法,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分析党报和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风格差异。主要从框架选择、框架中层和低层建构三个层面逶析了党报和都市报民生新闻报道风格迥异的原因及其优缺点。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党报和都市报该如何拾遗补缺,为今后民生新闻的报道提供一点借鉴。 本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着重界定了框架理论与民生新闻各自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交代了本文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所运用的各种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为四章。前三章分别从框架的高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底层结构三个层面分析了《安徽日报》和《新安晚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框架理论运用的异同。第一章从两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思维框选为出发点谈起,通过对其受众定位、文化定位和品牌理念的分析,指出框架既是报道主体认知客观世界的思维模式,又是它对外界变动做出决策的依据。进一步阐述了党报和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异同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对两报民生新闻报道具体操作的研究,即民生新闻报道的选题导向和版面设置角度,分析了不同报纸的报道主体是如何在报纸的文本结构中运用选择和重组机制来彰显报纸的高层定位。第三章通过分析两报在具体的表达符号选择运用上的异同,论证了框架的高层涵义可通过低层的言说来呈现。 而第四章,作者指出党报和都市报各自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不足和长处,提出两种类型的报纸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如何根据自身的框架特点,去其“糟粕”,有效地借鉴对方身上的“精华”,以期能够制作出更多高品质的民生新闻。 结语部分,作者总结出媒体从业者认识到框架理论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关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析了框架理论视野下党报和都市报民生新闻的发展前景。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