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读者: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我馆部分原文传递服务可能会有延期,无法在24小时内提供,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
2022年11月29日
摘要: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 中国南方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地,竹与南方建筑渊源深远,是建筑环境景观构建中的主要元素,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载体。 针对建筑环境中竹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现象,作者通过搜集、研究有关竹文... 展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文化是“竹的文化”。 中国南方是竹子的主要分布地,竹与南方建筑渊源深远,是建筑环境景观构建中的主要元素,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载体。 针对建筑环境中竹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现象,作者通过搜集、研究有关竹文化的诗词绘画、宗教哲理等资料,以及大量建筑环境竹景观的实例,探寻中华民族竹审美意识形成的历史渊源。本论文将从历史演绎、表现形式、文化特性、景观构建等方面对建筑环境中竹这一元素的文化内涵加以阐述,深刻地剖析了竹的典型环境意象。 本文认为竹这一景观元素的环境意象可以分成三种:儒家意象、佛家意象及道家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因其独特的自然物理特征,如空心、有节、坚韧、常青、挺拔凌云、不畏风霜雪压等,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被人格化,被赋予诸如谦虚、气节、坚贞、操行以及柔韧、孝义等儒家精神,成为中国儒家文化基本精神的象征。同时,在礼佛者的眼里,竹节与竹节之间的空心,是佛家概念“空”和“心无”的形象体现;竹在佛教界被看作圣物,出现在所有的佛教寺庙环境中,以及居士、信徒们的家园中,通向“心空”、“无我”、“无念”的佛的境界。此外,随着历史文化的沉淀、审美移情的作用,竹子以其中空而虚、形象飘逸的特点,成为营建充满道家理想境界的建筑环境的主要构成元素。竹林成了人们避世、遁世的理想场地,更成了环境营造中表达隐逸情怀、“无为”心境的特定符号。 自古以来,竹子便是南方建筑环境中最具特色的植物造景首选材料,甚至可以说“无园不竹”,所以竹景观的营造手法也是非常丰富。综合众多竹景实例,本文将南方建筑环境中竹子的造景手法分为实景和虚景两种来进行研究。 同时,希望通过本项研究,可以为我国环境景观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收起
系统维护,暂停服务。
根据《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原则,您当前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
如您有科学或教学任务亟需,需我馆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可由单位单位签署《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说明情况,我馆将根据馆际互借的原则,为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扫描件请发送至service@istic.ac.cn邮箱,《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模板详见附件。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 NETL仅提供少量文献资源原文复制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须遵循“合理使用”原则。
您当日的文献传递请求已超限。